「刃筋」為何?

若要了解刃筋從何而來,必須要先了解和包丁之「柄元」與洋包丁之「口金」。和式包丁的「柄元」即指刀刃與刀柄中間的頸子、放置食指的凹槽處,又稱為「區」("中莖"之隙間即為"區")。

和包丁為何具備這樣的結構呢?要追本溯源,必須談及大和民族自古以來習慣製作柄與柄插的工法。首先以圓柱狀的木柄挖洞將刀根直接插入固定,這樣的工法非常原始且簡易,經過時間的試驗之後,並無不合時宜,反而成為世界各國賞識的技術!其精髓在於可輕鬆的更換刀柄,這是洋包丁所無法企及的(洋包丁欲更換柄,等同於重新製作)。

在"柄插"(組裝刀柄)的過程中,先人們將刀根插入八角柄,此時必須要留下"柄元"的空間作為刀刃與刀柄之間的緩衝區。使用時將中指靠在"柄元"與"區"這一個部分,便會感受到無可取代的使用性能!柄元不但協助使用者調節在握持時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幫助職人們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刀刃的方向(刃筋),使切味更為流暢!

因我們深諳使用者的心思,本公司所代理的大部分日本廚房料理刀具,會請專業的日本職人在柄元的部分施以手工圓弧研磨仕上,使柄元更為圓潤,不僅使用時更自然舒適,同時也融合美感於其中,並且能夠更好地掌握刃筋的方向,在料理之時暢快無比!

與此同理,洋包丁之「口金」與和包丁之「柄元」有著共通之處。「口金」指刀身與刀柄連結處的金屬,具備斜面結構,使洋包丁得以不須柄元,倚靠口金而創造出舒適的握持之感。

和洋包丁各有千秋!當然,兩者之間不存在對與錯、好與壞,單純依照使用者自身的習慣去做選擇即可。

 

「棟」的區別

圓潤的柄元對於使用時手感的提升有所幫助之外,通常職人在使用料理刀具的時候會將食指按在刀背的位置,所以刀背的研磨樣式也是有講究的,作用與圓潤的柄元有異曲同工之妙。

刀背又稱為「棟」,依照他們的形狀有「丸棟」、「三ツ棟」、「庵棟」,其中「庵棟」大部分只會在日本真劍中才會看到。

「丸棟」和「三ツ棟」的設計讓使用者在使用時得心應手,既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不會造成食指被刮傷,一般只有高級刀具才會有這樣精細的加工。

 

 

「區」的由來與功能性

關東式和關西式的裝配刀柄(柄插)技術最大的區分在於是否會留下柄元和握柄之間的縫隙,這個縫隙以下統稱為「區」(日文漢字稱為:中莖之隙間)。



關東式的「柄插」會留下「區」的空間(例如:東京正本総本店),大約是0.5cm~1cm 的寬度,留下這個細小的寬度,有助於使用者能夠以中指抵住「柄元區」使操刀更加流暢,並且更舒適的握持刀柄。甚至在未來當朴木柄舊了,更可以很輕鬆的用木槌將柄敲下,而不會傷到刀身。

另外一個考量點是碳鋼刀具用久了,必然會在容易累積水分的地方開始生鏽,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因橫向生鏽造成斷裂,反之若留下「區」的空間,生鏽之後,仍有挽救的餘地。待第二次換柄時,直接將刀根插入握柄(此時不留任何區的空間),便可以繼續使用一段時間。這樣的設計可說是考慮的相當周全,設想到廚房刀具在未來長時間的使用之後會發生的狀況。

關西式的「柄插」(例如:堺昇龍)則不會留下「區」(中莖之隙間),而是將刀身直接全部插入柄中,並且用松膠黏著固定且在封口處做防水處理!就算今年累月的使用也不會造成任何的鬆動。

兩種方式並無好壞、優劣之分,端看使用者自身的習慣去選擇就可以了。YOSHINORI 是專業的日本廚房刀具專賣店,我們考量到顧客使用刀具時的體驗,對許多職人來說,手感是選擇刀具時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也是我們在選品時非常重視的標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