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詢價產品列表
2
聯絡資訊
3
查看資訊
目前您尚未加入任何產品至您的詢價單中。
產品資訊 數量

聯絡資訊

為了能夠聯絡上您,請提供我們更多關於您的資訊。

選填
如果您希望我們主動聯繫您,請關閉阻擋訊息功能。

詢價產品列表

以下產品將被添加到您的詢價單中

產品資訊 數量

聯絡資訊

為了能夠聯絡上您,請提供我們更多關於您的資訊。

日本刀劍的黎明期・直刀與蕨手刀

日本現存最古的鐵製刀劍,是從中國傳來的舶來品。西元四世紀的奈良東大寺山古墳,發現刻著東漢末年「中平」年號的單刃直刀與雙刃鐵劍。學者認為雙刃鐵劍大多是身分象徵的佩劍以及祭祀用的祭器,單刃直刀則作為兵器使用。

日本在五至六世紀的古墳時代晚期,九州與近畿地方開始生產鐵製刀劍,特色是沿襲中國式的環頭刀,刀身為直刀,加上刀柄尾部的環形或圓球狀裝飾,稱為環頭大刀及頭椎大刀,採取工法較簡單的平造與切刃造。收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國寶丙子椒林劍與七星刀,傳說是七世紀的聖德太子的佩刀,兩者都是直刀的造型。

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直刀之外,還有北海道與東北地區流行的蕨手刀。隨著日朝廷勢力進入東北,擅長鍛刀的俘囚集團將蕨手刀的技術帶到日本各地。直刀與蕨手刀的技術融合,日本產生了毛拔形透蕨手刀、毛拔型太刀,這是刀刃與刀柄採一體化鍛造,刀刃為直刀,刀柄帶有彎曲形狀的過渡時期刀劍。

 

平安時代的發展・優雅的貴族刀劍

日本的首都從奈良逐漸轉移到平安京(京都),開啟了平安時代。日本刀融合中國的直刀、北海道與東北地區的蕨手刀的特性。傳說在平安時代初期鍛造刀身帶有彎曲,鋒兩刃造的雙刃刀小烏丸,被認為是日本刀的始祖。終於在平安時代後期奠定了日本刀獨有的三大特徵,刀身是中央有刀稜的鎬造、刀背部分是三角型的庵棟、造型是帶有彎幅的彎刀。

平安時代後期有兩位傑出的刀匠,融合了直刀與蕨手刀的特色打造出造型彎曲的太刀。一位是京都的下級貴族三條宗近,代表作是天下五劍的三日月宗近。另一位是出身於鐵砂產地鳥取縣的刀匠安綱,代表作是傳說中斬殺妖怪的童子切安綱。

三日月宗近與童子切安綱都是日本的國寶,具備鎬造、庵棟及帶有彎幅的日本刀三大特徵。平安時代流行的太刀是身幅較細,彎曲的中心點在刀刃中央,稱為腰反或是中反,學者認為太刀的彎曲造型,是為了方便武士在馬上拔刀作戰。

除了安綱、宗近之外,臨近鐵砂產地的備前國(岡山縣)刀匠友成,三人被稱為日本最早的刀劍三名匠。在平安時代後期,日本刀五大派系「五箇傳」的大和傳(奈良縣)、山城傳(京都府)、備前傳(岡山縣)逐漸成形。

 

鎌倉時代・質樸的武士刀劍

平安時代末期與鎌倉時代,皇室與貴族之間的派系鬥爭日益激烈,源平武士憑藉著武力趁機嶄露頭角,取得主導朝政的影響力。先有平清盛取代貴族成為人臣之極的太政大臣,後有源賴朝在鎌倉開創鎌倉統領武士階層。隨著戰爭擴大,各地對於刀劍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京都的山城傳的三條派、五條派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擅長鍛造短刀的粟田口派與來派。備前傳發展出長船派、一文字派,奈良的大和傳發展出大和五派。九州則有三池派。鎌倉時代發生蒙古入侵,日本武士的刀劍耗損嚴重。鎌倉幕府的實質掌權者北條家,為了強化武士的戰力,延攬了各地刀匠前往幕府的根據地鎌倉,吸收各家之長發展出日本刀五大派系「五箇傳」的相州傳,集大成者是刀匠正宗。

鎌倉時代的刀劍,將日本刀的身幅加寬並增加刀的厚度,研發適合刺擊與斬擊的厚重刀劍。日本刀劍從平安時代貴族細長優雅的佩刀,轉變為武士喜愛的豪壯造型。

 

南北朝時代・威猛的大太刀

鎌倉時代末期,因為幕府賞罰不公加上武士階層貧困,直屬於幕府的足利尊氏與新田義貞,決定遵奉後醍醐天皇的旨意,攻滅鎌倉幕府。日後足利尊氏與後醍醐天皇與決裂,他擁立光明天皇繼位並開設幕府,導致同一個時代有兩位天皇,日本進入近六十年的南北朝時代。

體制內的武士與民間勢力的惡黨,為了誇示強大的戰鬥力,喜好使用身幅更寬、刀身更長的設計,更發展出刃長超過九十公分以上的大太刀。由於戰爭型態改變,戰場從平原戰轉變為樹林、攻城戰,便於攜帶的脇差、能夠刺穿鎧甲的鎧通短刀開始流行。但是除了武力過人的英雄豪傑之外,一般人沒有體力揮舞大太刀。最終大太刀在南北朝時代後式微,只剩下少數刀匠鍛造大太刀奉納給神明。

南北朝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刀派,是刀匠正宗集大成的相州傳,發展出皆燒的技術。正宗的弟子「正宗十哲」將相州傳的技術帶到日本各地,志津兼氏前往美濃國(岐阜縣),融合相州傳與大和傳的技巧,奠定「五箇傳」美濃傳的基礎。前往京都的長谷部國重鍛造了壓切長谷部、前往九州的左文字鍛造了宗三左文字。

 

室町時代・適用於各種情況的打刀

在足利尊氏的孫子足利義滿的時代,南北朝合併為一,進入室町時代的安定時期。但是應仁之亂爆發,日本再次進入戰亂的戰國時代。戰爭型態從武士率領部下衝鋒陷陣的戰鬥,轉變為足輕搭配長槍的集團戰鬥,比起馬上作戰時使用的太刀,武士更喜歡能夠對應各種情況的打刀。許多大太刀、太刀被磨短成打刀。如伊達政宗的愛刀燭台切光忠,就是從太刀磨短成為打刀。

京都在應仁之亂淪為戰場。許多刀匠離開京都,將鍛造刀劍的技術傳播到各地,再次帶動刀劍的技術交流。為了符合集團作戰的需求,備前傳與美濃傳的刀匠大量生產刀劍。特別是美濃國鄰近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根據地,美濃傳的刀劍在室町時代大放異彩,村正刀派就是受到美濃傳與大和傳影響而產生的刀派。

刀匠和泉守兼定與關孫六兼元,被稱為美濃傳雙璧。和泉守兼定鍛造的打刀歌仙兼定,日後成為戰國大名細川的傳家寶刀。關孫六兼元鍛造的大仙兼元,則是戰國大名黑田家的珍藏。

從平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鍛造的刀劍稱為「古刀」,因為各地的鐵砂質地與鍛造技巧不同,導致不同地區鍛造的太刀、打刀風格迥異。以鍛造地區作為分類的「五箇傳」色彩非常鮮明。

 

安土桃山時期:講求刀匠個人特色的刀劍

戰國三英傑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前後整合並統一日本戰國亂世。他們主政的年代稱為安土桃山時代,日本刀在此時從「古刀」進入「新刀」的年代。隨著天下趨於一統,掌權者重新界定武士的身分階級與禮儀。武士奉命要佩帶打刀與脇差,打刀與脇差成為時代的主流。許多南北朝時代的大太刀與太刀被磨成打刀或脇差。

安土桃山時代以前的「古刀」,因為各地鋼材的品質與鍛造技術不同,刀劍的地鐵、燒刃、刀姿等風格大異其趣,以刀劍鍛造地區為分類的「五箇傳」色彩非常強烈。安土桃山時代開始的「新刀」,在強而有力的織豐政權之下,良質的鋼材與鍛造技術傳播到各地,原本以鍛造地區做分類的「五箇傳」色彩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刀匠強烈的個人風格。

安土桃山時代的政治中心在京都大阪一帶,最具代表性的刀匠是京都的堀川國廣,以及身兼金工師與刀匠雙重身分的埋忠明壽。堀川國廣跟埋忠明壽,都喜歡在刀身雕刻佛教元素的龍紋、梵字、不動明王,個人風格非常強烈。

 

江戶時代:從實戰轉為藝術品再度追求復古

戰國三英傑的德川家康,在十七世紀前期攻滅豐臣政權統一日本。德川幕府平定島原之亂後,日本進入了安定的和平年代。政治重心從安土桃山時代的京都與大阪,轉移到關東的江戶(東京)。江戶時代的幕藩制度重視階級序列,加上幕府頒定打刀與脇差的長度規定,導致刀劍從追求實用性轉變為象徵身分的美術價值。加上江戶時代以竹劍練習的劍道注重突刺技巧,日本刀演變成彎幅小的淺反造型。

江戶具有代表性的刀匠,是從鎧甲師轉型為刀匠的長曾彌虎徹興里,以及受到家康重用賜名的越前康繼。長曾彌虎徹鍛造的刀是當代流行的淺反造型,以銳利聞名,曾經創下試刀時斬斷四胴的紀錄。越前康繼除了鍛造刀劍之外,奉命將戰火燒損的名刀重新再刃,如粟田口派的一期一振、鯰尾藤四郎。

由於江戶時代的刀劍逐漸流於藝術裝飾,江戶時代後期的刀匠水心子正秀、源清麿提倡復古。否定江戶時代流行的淺反風格,追求鎌倉時代尚武豪壯的深反造型。有別於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中期,追求藝術風格與個人特色的「新刀」,水心子正秀、源清麿開創的復古風格刀劍則稱為「新新刀」。

 

現代的日本刀

江戶時代後期水心子正秀提倡的復古風格刀劍「新新刀」,影響到幕末時代月山貞吉、月山貞一的月山派。但是日本政府在明治維新之後頒布廢刀令,除了軍人跟警察之外不許配帶刀劍,導致刀劍的需求銳減。日本刀陷入空前的危機。

在明治維新之後,許多對時代變遷感到不滿的舊武士階層發動西南戰爭。讓軍隊重新認知刀劍在近身戰的重要性。陸軍少尉村田經芳與月山派的刀匠,研究如何將日本刀的特性發揮在西式軍刀。歷經了明治與大正的低迷時期,在昭和年代的1938年,在東京赤坂成立日本刀鍛鍊傳習所,讓日本刀以美術工藝品與文化的象徵延續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月翔兵長

現任日語領隊導遊,深愛日本歷史與探訪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古蹟。立志將日本歷史文化的樂趣,轉化成人人都能輕鬆吸收的歷史科普蒟蒻。曾企劃「2018年關原合戰祭」、「2019年上田真田祭」朝聖團,帶領對戰國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前往日本朝聖。著有《日本戰國這樣讀》、日本刀劍物語三都傳奇》,且譯有《真田三代》等書籍。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SamuraiTraveller

Facebook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engoku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