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ducts selection
2
Contact information
3
Review information
Your quote is currently empty.
Product Quantity

Contact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reach out to you, we would like to know a bit more about you.

Optional
If you wish us to contact you proactively, please disable the message blocking feature.

Products selection

The following products will be added to your quote request

Product Quantity

Contact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reach out to you, we would like to know a bit more about you.

肥後金剛兵衛源盛高 出鮫合口拵

  • 日本刀種類:短刀
  • 刃文:直刃 金筋入る
  • 地鐵:板目
  • 刀身:平造、庵棟
  • 刀匠:金剛兵衛源盛高
  • 流派:相州伝
  • 時代:昭和
  • 產地:熊本縣
  • 柄:本赤黑鮫
  • 緣頭:黑水牛角
  • 目貫:鎏金劍卷龍
  • 鎺:本金色上二重鎺
  • 鞘色:暗朱叩
  • 鑑定書:NPO日本刀剣保存会

叩塗漆器工藝介紹

叩塗是日本漆器工藝中一種獨特的變塗技法,其特點是利用漆的特性,創造出具有凹凸紋理和霧面光澤的表面。叩塗的成品不僅視覺上獨特,其堅固耐用的特性也讓它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器物,像是劍道護具上。

製作流程大致如下:

  1. 下塗(底漆)與絞漆:首先,在經過下塗處理的器物表面,塗上一層絞漆。絞漆是一種特殊的漆,它通常是將生漆與各種材料混合而成,以增加其黏稠度。
  2. 拍打出質地:接著,使用一種特製的工具,通常是用絲綢包裹的棉花團,輕輕拍打已塗上絞漆的漆面。由於絞漆黏性高,拍打的動作會使漆面產生類似縐紗或柚子皮的細緻皺紋。
  3. 紋理定型:漆層的厚度會影響紋理的大小,通常漆層越厚,產生的皺紋就越粗大。這個步驟的技巧在於控制拍打的力道和頻率,以創造出預想中的紋理效果。
  4. 乾燥與上塗:拍打完成後,將器物放置在適當的環境中使其乾燥。乾燥後,可能會再塗上一層透明的漆,以保護紋理並增加光澤,但叩塗的漆器通常以保留霧面質感為主。

*其他材料的應用:除了上述方法,有些叩塗技法也會在漆中混合碎蛋殼、豆腐、豆渣等材料,然後用海綿拍打,再用滾筒抹平,以創造出不同的質感。

刀匠與系譜

金剛兵衛盛高一派,為自鎌倉時代末期延續至室町末期的天台宗系山伏刀匠流派。其發祥地位於太宰府北方的寶滿山竈門神社,至今仍存有「刀工金剛兵衛源盛高發祥之地」石碑。傳說初代盛高為盛國之子,與左文字一派幾乎同時代,並與左文字祖良西有淵源。自蒙古襲來以降,盛高派在太宰府庇護下門下興盛,延續數百年。該派刀匠皆於名號中冠以「盛」字,並以茎尻的卒塔婆形為標誌,象徵「願被斬之人得以安詳成佛」。

源盛高刀匠的刀劍特色

金剛兵衛源盛高一派的作品,整體造型多採鎬造、低庵棟,腰反較深,姿態修長挺拔,鎬筋高挺,鎬地向棟側削出結實肉置,兼具實戰與美觀。元先幅差多不顯著,中切先或中峰稍長,給人豪放而古雅的印象。

  • 地鐵:以板目肌為主,間雜杢目,刃寄與鎬地常呈柾目,肌理多略顯突出並帶「移」,局部可見潤澤如油的光澤感。西海道特有的地景明顯,呈現自然流動之美。
  • 刃文:常見細直刃或直刃略帶小彎,亦有互之目亂刃的作風。匂口多緊收,部分作品在刃縁呈現喰違刃風的變化。刃中足入繁華,伴隨砂流、金筋等。
  • 鋩子:多為直調延伸後小丸返,也見掃掛狀或燒詰風收尾,切先比例端正。
  • 莖:莖尻為該派最具識別度的「卒塔婆形」,象徵宗教與祈願含意;鑢目多為切鑢或勝手下がり,銘文以「源盛高」為主。

歷史與風格定位

金剛兵衛源盛高一派自鎌倉末期至室町末期長期活躍於筑前地區,承襲山伏鍛冶的嚴謹作風與宗教背景。其作品多為地方武士與實戰用途而鍛造,因而兼具耐用性與鋒利度,少見過於裝飾化的表現,而以沉穩、實務化的美學見長。

刀姿普遍修長,腰反較深,鎬筋高挺,利於拔刀與揮斬。地鐵多呈板目混杢目,刃寄或鎬地見柾目,顯現西海道特有的「潤澤如油」質感。刃文以細直刃為主,偶見互之目亂刃或喰違刃風變化,刃中足入繁華但整體不失穩重。莖尻採獨有的「卒塔婆形」,不僅是識別特徵,也蘊含祈願被斬之人安詳往生的宗教意味。

作為遠離京都、鎌倉等中心地的地方流派,盛高一派在技術上既吸收了大和、相州的部分特色,又保有強烈的在地風格,成為西海道刀劍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作品雖存世量不多,但在專精地方流派或注重實戰刀姿的收藏圈中,極具吸引力。